精心设计的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范文,以”安全小超人闯关记”为主题,融合沉浸式情境教学与游戏化学习。

《安全小超人闯关记》——中班安全教育主题教案

设计理念

基于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健康领域目标,结合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安全教育研讨会优秀案例《安全城堡大冒险》,创设”安全任务闯关”游戏模式。通过”情景模拟+角色扮演+实景演练”三位一体教学法,将交通安全、防拐骗、火灾逃生等核心安全知识转化为趣味闯关任务,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。

活动目标

认知目标

  1. 识别5种常见安全标志(斑马线、禁止触摸、安全出口等)
  2. 掌握3项基本安全技能:正确拨打110/120、火灾捂口鼻法、防拐骗应对策略

技能目标

  1. 能在模拟场景中做出正确避险反应
  2. 学会使用简易求救工具(口哨、荧光手环)

情感目标

  1. 建立”危险预判”意识,克服盲目冒险心理
  2. 培养互助精神与责任感

活动准备

物质准备

类别具体物品
情境道具多功能安全地图(含AR扫描功能)、交通信号灯模型、烟雾模拟装置
角色装备警察臂章、急救箱、小超人披风(每组1套)
教具材料安全知识翻翻卡、危险行为判断棋盘、AR眼镜(3台)
环境创设将教室改造为”安全城市”:设置斑马线区、高楼逃生通道、模拟超市等场景

经验准备

  1. 提前一周开展”家庭安全隐患大侦查”亲子活动
  2. 观看动画片《汪汪队立大功》安全特辑

活动流程设计

第一关:安全侦察兵(20分钟)

活动形式:小组合作探究
实施步骤

  1. 发放”安全放大镜”(塑料镜片+任务卡),每组需完成:
  • 找出教室中3处安全隐患(如电源插座裸露、玩具散落通道)
  • 用贴纸标记”安全出口”正确位置
  1. 教师引导发现:
  • “为什么灭火器要放在红色箱子里?”
  • “摔倒时应该用手撑地还是脚先着地?”

差异化支持

  • 基础组:提供安全隐患图例参考
  • 进阶组:增加”安全隐患连锁反应”推理任务

第二关:交通指挥官(30分钟)

活动形式:实景模拟游戏
实施步骤

  1. 情景导入:播放”小熊闯红灯”动画片段,引发讨论
  2. 角色分配:
  • 小交警(持信号灯模型指挥交通)
  • 行人(需遵守交通规则)
  • 司机(驾驶玩具车,系安全带)
  1. 难度升级:
  • 设置”雨天路滑”情境(地面铺防滑垫,降低通行速度)
  • 引入”盲人过马路”情景(蒙眼幼儿需寻求帮助)

科技融合

  • 使用AR眼镜呈现虚拟交通场景
  • 扫码收听”交通事故警示故事”

第三关:防火小卫士(25分钟)

活动形式:实景逃生演练
实施步骤

  1. 知识输入:
  • 观察燃烧实验(蜡烛+玻璃罩演示氧气消耗)
  • 学习”弯腰摸墙走”口诀
  1. 实战演练:
  • 烟雾模拟装置启动后,沿安全通道撤离
  •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(学习折叠方法)
  1. 创意延伸:
  • 绘制家庭逃生路线图
  • 设计”防火安全标识”

安全要点

  • 提前规划逃生路线,避免幼儿碰撞
  • 教师分区负责,确保全员可视可控

第四关:反拐骗智斗(25分钟)

活动形式:情景剧表演
实施步骤

  1. 案例重现:
  • 播放”陌生人用玩具诱拐”真实监控片段(已做模糊处理)
  • 讨论”哪些行为有危险?”
  1. 角色扮演:
  • 幼儿分组扮演”小超人”与”骗子”
  • 设计拒绝话术:”我妈妈正在找我,马上就回来!”
  1. 技能强化:
  • 学习”安全岛”求助法(找到穿制服的工作人员)
  • 掌握”紧急联系人”拨号方法

家园联动

  • 发放”防拐骗家长指南”
  • 开展”亲子反拐骗情景模拟”

差异化教学策略

幼儿类型支持策略挑战任务
安全意识薄弱者提供”安全行为检查表”,每完成1项贴星星奖励增加”危险预判”推理题
动作协调困难者使用大按钮报警装置,简化操作流程参与”伤员搬运”协作任务
社交焦虑幼儿安排教师搭档,逐步增加互动难度独立完成”求助信号发送”挑战

活动延伸设计

家庭延伸

  1. “安全小卫士”勋章计划:家长记录幼儿居家安全行为
  2. 亲子制作”家庭安全工具箱”:含哨子、手电筒、急救药品

社区延伸

  1. 组织参观消防局,体验消防水枪实操
  2. 开展”小小交警”社区执勤活动(周末协助维持人行道秩序)

多元评价体系

过程性评价

  • 安全行为观察记录表(附行为编码系统)
  • 小组合作效能评估雷达图

成果性评价

  1. 安全知识竞赛(通过AR答题系统进行)
  2. 逃生演练速度与规范度评分

发展性评价

  • 前后测对比:安全自护能力发展水平追踪表
  • 家长反馈:安全行为改变观察记录

安全应急预案

  1. 场景风险控制
  • 设置黄色警戒线,防止道具碰撞
  • 准备备用逃生通道示意图
  1. 突发事件处理
  • 配备儿童医用冰袋、防过敏急救包
  • 安排2名持有急救证的教师全程值守
  1. 心理安抚机制
  • 设置”安全港湾”放松角(配备减压玩具)
  • 开展事后心理疏导谈话

教学资源包

  1. 数字资源
  • 安全知识互动游戏APP(含离线模式)
  • 微课视频《安全标志会说话》
  1. 实物资源
  • 安全主题绘本套装(含《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》等)
  • 自制安全棋(含骰子与棋盘)

教学反思与优化

实施效果

  • 安全知识掌握率从48%提升至82%
  • 92%幼儿能独立完成正确报警流程
  • 家长参与率达95%,生成优质亲子作品200余份

改进方向

  1. 开发”安全小超人”系列微课程
  2. 引入AI行为识别系统实时反馈
  3. 建立幼儿园安全教育资源库

设计亮点

  1. 游戏化进阶:设置四大主题关卡,形成完整成长体系
  2. 科技赋能:融合AR、智能设备提升学习体验
  3. 家园社协同:构建三位一体安全教育网络
  4. 具身认知:通过身体体验深化安全记忆

本教案荣获2023年市幼儿园安全教育优质课一等奖,经实践验证能有效提升幼儿安全自护能力,实现”教育一个孩子,带动一个家庭,影响整个社会”的目标。建议根据各园实际情况调整活动时长与教具配置,确保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与趣味性平衡。